黄脸吸蜜鸟(英文名:Yellow-faced Honeyeater,学名:Caligavis chrysops),是雀形目吸蜜鸟科卡里吸蜜鸟属的鸟类。显著特征为头部两侧的黄色条纹,伴有黑色边框。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的森林与灌木丛中,从沿海地带至高海拔亚高山区域。该鸟种以花蜜、昆虫、果实为食,能捕捉空中飞虫,活跃于树冠层。
外形特征:体长15-17.5厘米,体重12-20.5克,雄鸟略大于雌鸟。上体灰褐至橄榄褐色,头顶部有暗色斑点,两侧有黄色条纹,眼下方有宽大的黄色带延伸至耳羽,被黑色眼线和颊线框住。尾羽棕色,翼覆羽灰褐至橄榄褐色,具淡色尖端。下体淡灰褐色,胸部稍深,腹部更浅,尾下覆羽灰褐色。虹膜蓝灰色,嘴黑色,腿灰褐色。幼鸟相似于成鸟,但颜色较淡,上体无斑点,胸腹部颜色更浅。
鸣叫特征:发出清晰响亮的'chick-up'声,常在黎明前开始鸣唱,持续约一小时,叫声变化丰富,包括重复的、略显哀婉的'chip'或'cheep'声。
生活习性:栖息于多种生境,包括开阔的硬叶林、河流旁的树林及果园公园。日间迁徙,形成小至大群,最高记录为每小时数千只。食物来源广泛,包括花蜜、昆虫、果实等。
生长繁殖:繁殖季节为7月至翌年3月,筑精致的杯状巢,由雌鸟为主建造,通常位于灌木或小树中。每次产卵2-3枚,孵化期13-15天,雏鸟喂养期11-14天,双亲共同抚养。
区别辨识:与同属其他种类相比,黄脸吸蜜鸟具有独特的黄色面部条纹和黑色边框,且体型较小。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
地理分布: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和东部,从昆士兰远北区至南澳大利亚弗勒里厄半岛和洛夫提山脉。
其他:部分个体为留鸟,而大部分会迁徙至昆士兰州南部度过冬季,春季返回南方繁殖。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黄脸吸蜜鸟的信息: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